
招生咨询QQ群
电话:027-88663390、027-88661742
一、学院简介
物理学院拥有悠久的办院(系)历史,最早发源于1942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增设的数理专修科,1958年开设物理学本科专业,是湖北大学最早开展本科教育的专业之一。1998年物理系与压电陶瓷技术研究所组建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2013年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更名为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2年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更名为物理学院。
学科优势。物理学院是湖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综合办学实力在湖北省省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设有物理学、量子信息科学两个本科专业;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学位点;自设纳米材料与器件二级博士点。物理学专业先后获批湖北省首批品牌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科研平台。学院拥有多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包括湖北省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中俄先进功能磁性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北省量子光学与器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参与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学院与清华大学、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宾夕法利亚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苏州纳米所等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科酷原、国盾量子、本源量子、量旋科技等知名科技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图为物理学院实验室科研活动展示
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7人次。其中,95%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颁发的博士学位,54%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教育或访学背景。

学院师生在Physics Review letters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文章
教学成果。学院拥有物理学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物理学核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教学成果丰富,出版《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数字化物理实验设计与案例》等教材多部,获批省部级教研项目十余项。学院科研学术水平高,有湖北省创新群体和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等省级科研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和湖北省科技厅等政府机构及企业资助的科研项目数十项,在Physics Review letters、Physics Review B、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Materials等国内外顶级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上百篇,在量子拓扑物态、半导体物理、自旋电子学、飞秒超快光学、计算材料物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学院教师研究成果2024年获评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院师生多次获得“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研究生党员标兵”荣誉称号等。
二、专业设简介
1.物理学 (本科,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深厚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具有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物理学及光学工程、集成电路、新能源、光电技术、航空航天等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拔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半导体物理学、纳米材料与技术、磁性物理学、广义相对论等。
2.量子信息科学 (本科,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深厚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具有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在物理学及光学工程、集成电路、新能源、光电技术、航空航天等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拔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半导体物理学、纳米材料与技术、磁性物理学、广义相对论等。
三、升学就业
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院培养了以中科院电工所王秋良院士为代表的十余名国家级、近百名省级科技创新领军者,也培养了一大批在中学教育届、企业届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杰出表率。学院实行本科生全员学业导师制,以院训“格物致知、穷理明德”为指引,注重把理想信念教育与知识能力培养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活动。我院学生在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屡获佳绩,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在《大学物理实验》、《物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期刊发表或被SCI收录,受到广泛关注。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自制教具展评竞赛、湖北省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00余项。在此基础上,从2025年起,学院将在大一学年,分专业选拔部分学生加入物理学拔尖创新计划、量子信息科学卓越工程师计划,强化数学物理基础、学科交叉前沿探索、科研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与提升,并提供国内外顶尖高校、知名科研院所、行业著名企业游学、实习以及联合培养机会。近三年来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含保研、考研)90%以上,其中研究生录取率40%以上。每年毕业生中,大批同学进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等知名院所深造学习,或长江存储、华星光电、武汉新芯等高科技企业以及各地重点中学任教,为全国及湖北省新质生产力产业和中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广泛认可。



图为物理学院学子近年来在国际及省部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