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

学部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学部学院 - 正文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6-29    审核: 点击:  

招生咨询QQ群:384456640

图片

招生咨询QQ

招生咨询电话:027-88518139

学院定位

湖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北产业发展布局,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精神,集中优势资源于202011月组建成立的新工科学院。202210月,学院正式实体化运行。

湖北大学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学院现有信息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网络空间安全(0839)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密码(1452)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共建数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作为湖北省属高校首个开设的信息安全专业开始招生;2021年,该专业获批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获批国家特设控制布点专业与紧缺人才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是全国最早获批该专业的13所高校之一。2016年,获批国内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获批全国首批密码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为主干学科,组建网络空间安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并获批湖北省十四五特色优势学科群。2023年,获批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024年,获批工信部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入选湖北省信创人才培养试点单位。

2024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全国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我院作为牵头学院,联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全国共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8所高等院校入选,湖北大学首批进入该名单。

图片图片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敬业爱岗、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教师队伍。现有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者占比89.97%,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次,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中国密码学会理事1人,“湖北省重要领域国产密码应用专家”2人;多名教师获工信部“高级网络安全工程师证书”,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P(注册信息系统安全专家)”“NISP师资培训讲师证书”等各类安全行业资格证书。聘请了20余位来自奇安信、天融信、安恒信息、绿盟科技、山石网科、开源网安、东方网盾、信安世纪等国内网络安全知名企业工程师担任校外导师。学院教师长期深耕密码理论创新、密码算法设计和分析、密码算法国产化、源代码安全检测以及行业应用安全等核心领域,形成了密码学及应用和网络与系统安全两个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批横向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

图片

人才培养

学院具备完善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密码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密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依托数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密码学与软件安全方向博士研究生。学院入选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高等院校实施单位,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秉持“以研促学、以赛促学”理念,学院实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与兴趣小组培养模式。导师全程引导学生学业发展,选拔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学院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数学竞赛及数学建模竞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殊荣。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挪威、芬兰、奥地利、日本等多国知名密码学团队和实验室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已推荐近30名学生赴国外高校学习或访问,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斐然,毕业生市场需求旺盛,就业质量位居学校前列,用人单位评价好。


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科研平台体系,共拥有或共建15个教学科研平台,包括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信息安全分中心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平台,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3个部级平台,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区块链技术创新研究院、应用数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大数据智能分析与行业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平台以及密码学与区块链研究中心、齐腾密码联合实验室等校企平台。学院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为主干学科,牵头组建的“网络空间安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群入选湖北省“十四五”特色优势学科群。教学实验条件完善,设有可视化密码设计教学实验室、密码算法侧信道攻击实验室、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数据安全与区块链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与网络安全联合实验室。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方面,学院积极推进与国内多家网络安全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奇安信、绿盟科技、天融信、安恒信息、开源网安、东方网盾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长、成果共享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

f9221661e309f5121161c5cf46f9804

发展规划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湖北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和湖北区位优势,着力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建设高水平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和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示范区和人才培养创新特区,形成“教学-科研-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学院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成为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摇篮、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创新高地、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服务网络强国战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湖北省打造国家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具体介绍如下:

1.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918 TK,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为适应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而设的新兴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设控制布点专业,属于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之一,2021年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湖北大学是首个获批该专业的湖北省属高校,也是全国最早获批该专业的13所高校之一。本专业以数学和计算机学科为基础,以密码理论和技术为核心,多种背景领域知识深度融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是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企业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具有交叉特色的新工科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密码科学与技术发展需求,具备网络空间安全思维以及密码系统设计与分析能力;掌握现代密码学基本技术,具备解决密码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领域从事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密码产品研发、密码管理与测评、密码标准化等工作,并能够综合考虑法律、安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工程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数字逻辑、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密码学导论、信息论与编码、对称密码、公钥密码、密码学法律与标准等。

硕士点概况:

20166月湖北大学申请并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是全国首批获批该学位点建设单位之一。2024年申请并获批为全国首批密码专业学位硕士点,已于2025年正式招生。

图片

2.信息安全专业代码080904K,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信息安全专业是为适应国家网络强国战略而设立的本科专业。湖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自2012年首次招生,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首个开设本专业的学校,现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在源代码安全检测和行业应用安全等领域技术优势明显,湖北大学是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洞察安全”合作高校,在解决税务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安全问题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本专业强调信息安全防护的工程性,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从事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网络防护和应急响应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安全发展需求,具备网络空间安全思维、以及安全防护和处理能力;掌握安全开发与运维技术,具备解决信息安全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软件研发、智慧政务、教育信息化等领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工作,并能够综合考虑法律、安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工程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卓越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通过 5 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成长为安全开发、风控、研究与运维等岗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论与编码、密码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原理及安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安全、安全编程等。

图片



上一条:哲学学院

下一条: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