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

学部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学部学院 - 正文

商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6-29    审核: 点击:  

招生咨询QQ群:420075776


招生咨询QQ

招生咨询电话:027-88666033

 

湖北大学商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湖北大学经济管理系。现开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数字经济、会计学、市场营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金融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MBA)、国际商务、金融、会计、数字经济五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理论经济学为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工商管理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学院师资优良,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博士后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3人,副教授41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近几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图为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应邀至商学院开展学术讲座

学院积极承办“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暨首届中部智库论坛”、“第六届环境技术经济前沿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指导和学科规划指导,推动科研团队建设等,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课题项目27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11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40多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管理科学》《世界经济》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0多篇,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0项。

图为商学院学生参加鄂台高校青年交流活动,助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图为商学院开展以艺心艺意绘家国,思政铸魂新时代为主题的艺术思政课

 

学院现拥有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武汉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中国农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湖北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等机构。

 

图为商学院赴浙江参加湖州市政府举办的未来大会——百家高校湖州行及青年人才招聘活动

图为学聚楚地·商赢未来湖北大学2023届经济、管理类人才专场招聘会

 

学院知名校友众多,美誉度高,涉及政界、商界、教育界等多个领域。商学院面向全球吸纳优质学生,目前共有本科生约1700人,留学生、研究生900余名在学院深造学习。

图为国贸系教师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交流硕士人才培养工作

图为湖北大学商学院首届市场领航奖学金颁发仪式

 

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学士,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与贸易类。湖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建于1989年,2018年入选湖北省教育厅“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协同育人计划”,2019年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世界经济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和“开放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本专业依托理论经济学博士点,注重在数字商务与数字贸易方向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应用能力,形成国际经贸理论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交叉专业特色,向社会输出德才兼备并具备全球化视野的应用与交叉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教师曾获中宣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等荣誉;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湖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湖北大学“领航·海华育人奖”等多项教学质量奖项。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突出,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POCIB 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荣誉。本专业的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每年有多名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进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部分毕业生供职于国内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取得初步成就。

培养目标:本专业(数字商务与数字贸易)旨在培养熟悉国际经贸规则,至少精通1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领域的经营管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应用与交叉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政治经济学、数字经济学、数字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统计学、Python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工智能、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经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量化投资原理。

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学士,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金融是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开展资源跨期配置的经济活动。随着现代经济日趋复杂,社会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激增,金融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个人而言,它是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对国家而言,金融强则国强。

湖北大学金融学专业创办于1996年,2003年金融学硕士招生,2010年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0年和2012年分别获批理论经济学博士点(设国际金融方向)和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批教育部“丝路金融”硕士留学生项目并招收国际学生,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金融学教研室获批“湖北省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目前学生培养层次包括本科、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现有专职教师15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讲师4名,多位教师曾获得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获得“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湖北大学师德标兵”、“湖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立足湖北、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长期以来,本专业教师高度重视本科生人才培养,精心组织教学,努力开拓学生眼界,注重培养学生对纷繁复杂的金融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运作能力。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将初步具备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中所需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潜能。

本专业高度重视金融业界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人才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了Python语言、大数据分析、AI等方面的技术训练,特别引入《金融科技概论》、《数字金融概论》、《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基础》、《供应链金融》、《区块链金融》、《数据要素估值》等新课程,提高数字金融类课程的比例,实现从“传统金融”向“数字金融”的转型发展。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立足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需求,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掌握扎实的经济与金融理论知识;具有运用经济学与金融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金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具有较强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类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部门从事金融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金融、财政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投资项目评估、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金融数学、Python语言、量化投资原理、人工智能基础、金融科技概论、数字金融概论、数据要素估值等。

数字经济专业(经济学学士,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数字经济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是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而设立的全新专业。数字经济专业以经济学为根基,数字技术为手段,融合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与技术,研究数字经济的运行规律,测度数字经济的规模,规划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有关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相关经济分析、金融分析和行业管理工作。

湖北大学数字经济学专业于2023年获批,专业基础最早可追溯至1973年成立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以及2006年招生的经济学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10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

培养目标:该专业依托理论经济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数字技能,熟悉中国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与改革实践,具备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大数据统计分析、金融大数据应用分析技能,以及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平台经济学、数字经济概论、Python程序设计、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经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字思维与商业统计等。

会计学专业(管理学学士,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湖北大学会计学专业创建于1993年,1994年正式招收本科生,1996年成立会计学系,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授予权,2006年获批为校级重点学科,2013年开设会计ACCA特色班。学生培养层次覆盖本科、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生数量长期位居本院前列。目前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4,000人,多数学生已在党政机关、工商企业及金融部门取得了重要成就,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精英。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教师教学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多位教师曾获得“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标兵”、“湖北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本专业充分考虑了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旨在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日常教学兼顾基础和核心专业课,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行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模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础。同时课堂教学注重与各类资格考试接轨,方便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参加初中高级会计师、初中高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各类相关专业资格考试。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为指导,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品质,系统靠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信息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管理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基础、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经济法、金融学、中国税制、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政府会计、财务报表分析、数智财会基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会计虚拟仿真实验、会计软件操作、会计信息系统、大数据审计、资产评估、税务筹划、专业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等。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管理学学士,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作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特设专业,是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而设立的全新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瞄准大数据时代社会各领域对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方法的现实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数据科学知识、系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熟练的大数据管理技能,能够胜任工业、商业、金融与政务等各领域的数据分析、量化决策和综合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并有潜力成长为具有系统化思维和战略眼光的高级管理人才。

2020年,学院在已有二十年的信息管理专业基础上成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2 人,且全部教师具有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学位或海外留学、访学经历。本专业所在的商学院拥有全新的大数据专业实验平台和工信部批准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依托以上平台和学院原有的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为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大数据实验教学与实训。

培养目标: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掌握经济管理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熟悉大数据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能,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五年左右的实际工作锻炼,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坚守行业规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基础知识,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科学领域相关知识与工具,解决较为复杂的数据服务与治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成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或管理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终生学习能力,能够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担负未来国家社会发展重任。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应用统计学、运筹学、运营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与建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文本分析与文本挖掘、商务数据分析等。

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学士,学制四年)

专业介绍:湖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于2002年获批设立,2003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商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培养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MBA),并可对接本校经济学和传播学博士点市场营销系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5教师有海外学术经历,近五年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国家级创业导师1人,楚天学子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本专业毕业生前景广阔,深受好评。多名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或进入微软、IBM、通用汽车、抖音、拼多多、京东、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近几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80%。

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专业整合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教育教学平台与资源,开办数智创意营销创新实验班,并于2025年开始招生。实验班通过跨学科课程重构,整合市场营销、数字传媒与艺术设计等学科资源,开设Python数据分析、AI营销工具应用等数智课程,同步嵌入设计思维、新媒体运营、AI辅助设计等创意模块,开发交叉融合课程,强化多维度知识联结。教学模式上推行“校企双导师制”,依托企业真实需求开展项目制学习,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与企业竞争模拟沙盘,让学生在动态案例库中完成从数据挖掘到智能工具应用、创意提案到商业落地的全流程实践。同步建设“数智创意工坊”,联合互联网企业搭建AI创意中台实训平台,通过消费者行为分析、虚拟营销场景开发等实战训练,培养学生数据驱动决策能力与跨界协作能力。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市场分析+数字传媒+策划设计”三维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数字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培养目标:数智创意营销创新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数据洞察力、创意表现力、技术执行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本实验班以“数据—技术—创意”为能力轴,构建“市场分析+数媒运营+艺术表达”的复合知识网络,具备三元能力融合;联合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课堂学案例、实验练工具、企业验成果”的三阶跃迁,具备产学研闭环;课程内容动态对接AI生成技术、营销创意策划、数字媒体传播等前沿领域,具备技术前瞻性;构建“技术为基、创意为魂、商业为用”的育人生态,确保实验班毕业生成为胜任数智营销变革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主要课程:

1)市场分析模块主干课程:市场营销原理、消费者行为分析、大数据客户画像、企业竞争模拟沙盘演练、市场沟通与品牌管理、Python营销数据分析、智能内容生成与AIGC营销

2)数字传媒模块主干课程:新媒体传播概论、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内容创作与策划、社交媒体运营与传播策略、新媒体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

3)创意策划模块主干课程:AI辅助视觉传达、摄影与摄像、摄影与摄像后期处理、AI辅助下的广告设计、程序化广告算法与投放优化。

 

上一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