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QQ群:1048542286

招生咨询QQ群
招生咨询电话:027-88665911
【学院概况】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学科教学(思政)、农村发展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该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2-2023)》中位居全国第7名。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为B(22%-3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2021年入选“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系建系50周年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职员工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入选省级人才计划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教育部政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人,入选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择优推广计划项目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2人,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1人,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入选者10人。
【科学研究】
近年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20多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0多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湖北省和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至三等奖10余项。其中,2项成果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本科生356人,硕士、博士研究生647人。学院始终坚持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后备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学院绝大部分毕业生都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和践行的一线。据不完全统计,在学院2015、2016、2017届不到200名毕业的本科生中,近30人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在2022届、2023届毕业生中,有近50%的学生在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在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离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以及各地区重点中学,有近70%的毕业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国企党建与管理、公务员与高校辅导员等工作。

学院学生团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总决赛铜奖
【校友代表】
学院知名校友众多,主要代表有: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宪生;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教授;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长江学者”湖北大学江畅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俞良早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吴志成教授;湖北大学“吴哲清奖助学金”捐资人吴哲清、湖北大学“世学奖助学金”捐资人张世学、湖北大学“汪彬奖学金”捐资人、武汉睛川学院董事长、校长汪彬教授;广东省湖北商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学兵;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知名时政评论员、青年学者、201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雷希颖;最年轻的武汉市百名“狮子型”干部、武汉市蔡甸区副区长雷静等均毕业于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专业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法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的需求,立足湖北、服务华中、辐射全国,培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高尚师德和浓厚的教育情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教书育人能力,具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胜任中学教育教学的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政治学原理、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学原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法学概论、西方经济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概论、教师口语、文科综合实践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