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

全部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全部学院 - 正文

通识教育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10-16    审核: 点击:  

电话:027-89637963

一、基本情况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是湖北高校首个专门的通识教育学院。学院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平江东路630号,紧邻规划建设的武汉长江新城,毗邻长江,怀抱鄢家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院成立以来,始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人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锻炼”为核心要素的通识教育理念。搭建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形成了具有湖北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品牌,实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文化校园建设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北大学“一流本科”建设工程示范区。

学院“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的校园建设理念,为学生创造出优雅、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学生公寓宽敞舒适、统一安装空调、24小时供应热水洗浴,食堂、超市、图书馆藏书、计算机及语音室、智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学院为满足和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生活,还建有音乐房、形体房、舞蹈房、画室、乒乓球室、排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和心理咨询室等场所。2016年,问津苑食堂获评“湖北省高校放心食堂”,教育超市获评新洲区“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为方便校区之间的交流,学校专门开通了每日从阳逻校区到校本部的往返直达班车。当前学院正迎来校区扩建、学科发展大进步时期,“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的新蓝图正在有序展开。

学院创建了书院+社区”管理模式,从学生进校开始,学院将不同专业的学生们“混搭”在一起,以“书院”为单位进行学习、娱乐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并为每个“书院”配备二至三名专职辅导员,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

学院致力于通识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学院成功加入了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的全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通识课程教学创新活动组委会”单位,学校通识教身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学院设有湖北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致力于国内外通识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研究。中心创办的学术期刊《通识教育研究》在业内影响日增,主编的《通识教育导论》是我国高校首部专门的通识教育教材。

十二年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湖北省人民政府网、凤凰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权威媒体先后600多次报道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

二、学生特色管理

(一)健全人格习养。学院以湖北大学“学生自我养成教育基地”建设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为大学生活奠好基、起好步、开好头,引领学生实现从“大学新生”向“时代新人”转变。一是倡导良好学习习惯,按照“10000小时定律”,在学生中普遍开展“十个一学生素养砺练工程”,引导每位学生每天坚持10个良好习惯,自己打卡、自我对照,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提高自己。二是倡导良好生活习惯,实施早起床、早锻炼、按时归寝的规律性作息制度,培养身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三是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四个一”,即每日一次课前五分钟时政宣讲、每周一次主题班会和每月一次升旗仪式和每学期一次的党、团校培训,打造精品思政微课,借助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四是严格日常管理,培育优良校风学风。通过在习惯养成教育上的持续发力,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白天不上课的“大一病”现象在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学生中基本不存在。

(二)优良校风学风。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责主业,学习的过程也是锤炼心志、健全人格的过程。学院把抓学习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导航、教学联动、听课督学、考核评比等多种办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狠抓学风建设,全院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学院历年期末考试通过率位居全校前列。实施大学启航计划,通过领导引航、导员伴航、朋辈导航和名师领航四大核心板块,引导新生快速进入大学学习;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营造全员抓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教师考勤、学委自查、课中监督、课后反馈的体系,坚决遏制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课堂睡觉和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加强教情学情反馈,建立教师和学生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将教师要求和学生诉求双向反馈,促进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坚持一周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定期对学生的考勤、学风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做到好的要表扬、差的要提醒,形成狠抓学风的良好氛围;开展“好笔记”评选、读书交流会、“身临其境”小视频演绎经典、书签设计大赛等系列趣味学习活动,成立一批“学习兴趣小组”,营造以趣促学、学思并进的良好学习氛围;推行早读、晚自习21天打卡活动,提供专门教室,设置相应奖励,鼓励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举办职业嘉年华活动,设立创新创业、职业规划课程,做到“就业”前置,让学生从大一就开拓思路、注重发展、有的放矢、明晰方向。

(三)多元校园文化。学院不仅倡导学生“拼命学”,更鼓励学生“尽情玩”,通过搭建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平台让学生玩出乐趣、玩出花样、玩出收获。学院设有五大团学组织,76个形式多样的社团,年均开展活动250余次学生既是活动策划师和执行者,也是参与者和见证者。学院加强基础性、通识性文化活动建设,开展人文经典阅读、外语角、数学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活动,打牢学生学习基本功。办好问津大讲堂精品活动,定期开展高水平专家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问津大讲堂,为学生们带来领域内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分享;精心打造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项目“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活动,通过比赛,学生的写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演讲、组织、协调等能力得到综合提升。该活动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评选为“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铜牌。师生合唱比赛、趣味运动会、寝室文化节、随机舞蹈快闪、社团“百团招新”、国风大典晚会、新生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赛,周末露天影院等特色文体活动基本做到师生全覆盖,其中,学院师生足球队在全校2023年第38届“园丁杯”足球赛中获得冠军,师生合唱队在2023年全校合唱比赛中获得亚军。各类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吸纳学生参与其中,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在学生搬迁到学校武昌校区之际,每年由学生自导自演,举办学生社区嘉年华——通识盛典艺术节,成为特色文体活动汇聚的盛大狂欢。开幕式上,学生代表、辅导员、院领导结伴走上红毯,以最能体现个人或寝室风采的方式盛装出场,团省委官微、凤凰网、长江商报等多次进行了报道。

(四)特色实践育人。学院注重实践育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在实践中走近优秀力量学院面向全院5200余名大一学生开展“三访一促”师生共融育人工程,“三访”即“导员访学生、学子访学人、学生访学生”,“一促”即促进精准育人。该项目被湖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开展“导员访学生”活动,每周辅导员联合走访学生寝室、联合听课促学,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2021年7月,学院组建“重走百年路,逐梦新征程——学子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等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或重要会议会址,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实践团队形成接力直播宣讲一场,观看、点赞达1.5万人次;党史微课9期,微课文稿上万余字;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下党史教育基地的作用发挥问题研究”等七个专题的实地调研,形成8篇高质量调研报告,调研报告6万余字,该实践活动受到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并连续获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2021年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青春影像专项表彰,省级和校级“优秀实践团队”。2022年7月,学院组建“开展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学子访劳动基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乡村振兴”学子研访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精神;组建460支院级实践队伍,分赴各地开展调研,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组织2216名学生聚焦返家乡实践、理论宣讲等重点领域,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实践主题,扎根基层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社会实践成果受到中国青年网、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70余次。学院实践团队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获团中央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2022年获评湖北省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和校级优秀组织单位。此外,学院还获评了全国、省级和校级优秀实践团队以及中国青年报“全国百强实践团队”和腾讯网“全国先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在实践中践行“共同缔造”学院师生共建毓秀“一站式学生社区”学校搭台,学生唱戏,打造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和温馨住所。社区五栋宿舍围绕“五育并举”理念分别进行德、智、体、美、劳主题建设。宿舍学生活动中心布置、文化上墙、功能室命名等活动全部由学生自主构思并实施,在社区团工委组织领导下,按楼层建立66个楼层团支部,实现学生“网格自治”,收集100余条意见建议,每周评选“最美寝室”,并“回头看”跟进卫生待改进寝室,贴近学生需要,锻炼学生能力,营造和谐友爱、干净卫生、有文化有格局的寝室文化氛围。

在实践中体验劳动之美,学院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在校园中开辟8亩“田间地头”,在师生间掠过一阵“花果飘香”。师生共同开垦土地、播种果蔬、种花采果,在汗水中期待丰收喜悦,在实作中感悟劳动之美。学院还与周边风景优美的芳草伊甸园景区建立合作,共建劳动基地迄今已累计组织实践活动19390人次,相关实践成果被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5次,将大学课堂延展到广阔天地,有效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实干的精神。

在实践中点燃青春力量,学院组建星火青年先锋队。学工党支部于2022年3月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第一届星火青年先锋队,设立入党积极分子先锋岗。截止目前,星火青年先锋队已完成2届队伍组建,共吸纳学生200余人。队伍加强思想引领,进行理论宣传,开展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宣讲活动42场,宣讲覆盖学院5200余名大一学生,赴龙源红色报刊博物馆、鄂州市斗山村烈士革命纪念碑等红色景点开展参观活动,录制微党课视频15条;队伍同样注重实践先行,开展志愿服务。疫情期间为校园核酸保驾护航,配合医护完成全年累计40余万人次,110余次核酸检测工作。组建“星火逐梦”支教团队,为阳逻若城社区79名留守、半留守儿童开展周末线下支教活动暑期将开展游学共建活动。通过周末支教、暑期夏令营等活动,为儿童健康成长贡献力量。点亮星火,灼灼红光,燃烧青春,温暖社会。

(五)融洽师生关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生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松弛有度的管理模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每周设立院领导接待日,每学期开展“校长有约”,学院设置校长“特派联络员”校务助理,校、院领导多次举办专题学生座谈会,邀请学生代表反馈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对学院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保障学生在大学治理中的参与权,充分体现学生的基本权益,保持学生与学院的有序而有效的沟通,推动有爱师生关系的建立。学院学工党支部获评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90后党员辅导员全体入住学生寝室,与学生吃住在一起,面对面,点对点,心连心,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动态,第一时间到达学生现场,第一时间解决学生问题,师生情感更有温度。每周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活动,分主题进行,按需求开展,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近况,指导学生发展。开展本部学科性学院与通识教育学院师生双向交流,增加学生与教师、学业导师见面机会,密切学生与教师的联系,指导学生学习成长和职业规划。建立常态化的谈心谈话制度,辅导员老师每学期与所有学生交流1-2次,每月深入学生宿舍,拉近了师生距离,切实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教师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作用不断发挥,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持续升温。实施亮灯引路工程,学工党员联系学生寝室,解决学生寝室问题,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致力于和谐寝室建设,教师亦师亦友的身份深入人心,项目获评湖北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学院还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用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里有道不完的学术向往,品不倦的诗与远方,忘不了的先生之风,诉不尽的青春韶华。此至吾湖,冬花四海,筑梦通识,星途闪耀,勃勃热土,迎君厚植。

上一条:曼城联合学院

下一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