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7-88666173
一、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是湖北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优秀、教学资源丰富的学科性学院。
1931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诞生于沙湖之滨,并于1942年开设了音乐专修科。新中国成立伊始,学校下设教育、中文、数学、物理、体育卫生、音乐、美术、戏剧、俄文等9个专业。时任美术科主任的杨立光先生,为国内著名美术教育家,后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和同音乐,玉振金声”,美术、音乐等学校艺术专业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贡献。
艺坛前贤播薪火,传承自有后来人,湖北大学开办艺术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保存了大量艺术类图书和相关教学资料,校博物馆馆藏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以及古代各时期和近现代大量文物,拥有明清时期和近现代名人大家的书画真迹,为艺术教育和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为艺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学校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1985年重新组建艺术教研室,1997年发展为艺术教育中心,1999年成立美术系,2005年成立艺术学院。自建院以来,艺术学院经历了“十一五”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十二五”的夯实基础、科学发展以及“十三五”的抢抓机遇、突破创新的三大时期,学院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目前,艺术学院拥有美术学、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学科教学(美术)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5个本科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美术学、环境设计专业获批2022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7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超过1600人。在教师队伍中,正、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5人,现有全国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聘有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30余人。
学院拥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化创意设计与产业化开发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与设计专委会”、“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高校戏曲传播中心”、“湖北陶瓷艺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湖北大学艺术设计研究所”、“湖北大学中国画研究所”(湖北省美术创作与教学研究团队)、“湖北大学荆楚书学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文化科技与创意设计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水彩画艺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美术创作与教学研究基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艺术教育中心”、“荆楚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品鉴藏中心”、“动画研究与开发中心”、“数字创意设计产业学院”等多个校级平台。
学院依托综合性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中部,面向全国,逐步与国际接轨,按照“以道为基,以技为长,道技并重,应用为先”的育人理念,培养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艺术创作、设计创意人才。学院现已与十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开展了学术互访和人才联合培养。学院坚持高规格、高质量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主办了“全国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论坛”、“海峡两岸创意创新高峰论坛”、“全国艺术类C刊主编峰会”,“融合创新·全国美育与设计教育峰会”等高端学术会议。学院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法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列宾美术学院有广泛学术联系。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多部,师生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全国设计展、全国美术与艺术设计大展、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展、亚运会宣传设计大赛、亚太区创意设计大赛等国内外专业比赛中及省市级美术设计作品展中获奖,大量绘画与设计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和文化机构收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二、专业介绍
【美术学专业】
美术学专业(本科,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三个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史论、绘画(设计)和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基础理论,深入理解美术文化,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美术创作和实践能力、艺术鉴赏和品评能力、当代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学生能够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文化传播,或从事社会所需的美术创作(设计)工作,并为其成为卓越教师或卓越艺术家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素描、国画、油画、水彩画、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国民间美术与工艺基础、美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教育历史,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地域特质,建立建筑、景观、室内及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的整体设计观、知识系统结构,直接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人们对环境品质不断提高的需求。培养具有哲匠精神、国际化视野的本土原创型建筑、景观、室内等方向的高级设计人才和研究人才,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原理、场地设计等。
专业核心课程:空间与环境设计(环境设计初步、室内空间设计、空间建构等);环境设计技术与方法(建筑制图与构造、室内外材料与构造、设计思维与表达等);环境与社会(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设计思维与数字化表达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结合国家对文化创意与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上立足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国际视域、市场经济视角,着力体现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协同,使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具有较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与专业化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力,强调可持续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原则,培养能够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图案设计、设计思维与方法、信息可视化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编排与版式设计、符号与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细分为品牌设计、阅读设计、信息设计、社会设计等四个知识学习模块,以及与其它专业互开的交叉融合实践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影像与动画设计和游戏与交互设计两个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重点发展产业数字创意产业,本专业紧扣艺术、科技、文化与媒介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培养学生数字媒体艺术(影像、交互、动漫、游戏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设计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新媒体艺术中基本的艺术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与实践创作技能,具备多种跨媒介艺术形式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方法,具有独特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创新视角和独立的艺术见解。锤炼学生在创意编程、数字影像、网络媒体、交互设计、装置艺术、电子艺术、数字动画与电影、数字插画、游戏设计、数字视效与数字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并拓展学生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三维投影艺术(3D Mapping)、人工智能艺术(AI)、元宇宙等前沿数字艺术新视野。
专业核心课程(两个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动画概论、数字色彩及原理、数字图像处理、分镜头剧本、专业摄像技术、数字影像剪辑、数字特效、计算机逻辑与编程思维、创意编程、交互设计、游戏设计基础、数字三维基础软件、数字三维设计、数字影像后期制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场景设计、故事版设计与创作、短片创作、数字插画、综合设计与创作等。
【产品设计专业】
产品设计专业(本科,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工业设计4.0和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产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创意创新意识、生态绿色设计理念以及扎实的数字产品和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和生产制造工艺等相关技能,培养具有现代国际视野和传统文化视域、社会责任感和生态环保意识,能从事跨学科、跨专业、产品设计领域的创新设计研究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世界现代设计史、虚拟现实、信息交互设计、创意产品研发、AI设计、参数化设计、创意产品研发、材料与工艺、设计效果表现、创新思维与架构、设计模型与制作、产品设计程序与开发、综合构造、快速原型与工程制图、文创与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