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

学部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学部学院 - 正文

人工智能学院

来源: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6-23    审核:招生办公室 点击:  

招生咨询QQ群

电话:027-88665505

在人工智能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湖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秉持创新办学理念,凭借扎实的师资力量与完善的科研体系,构建起教育、科研、产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模式。

  1. 学院简介

    湖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拥有湖北大学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湖北省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工智能实验中心,夯实了实践教学的硬件基础。

    学院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人工智能”和“通信工程”领域;此外,学院还参与共建“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构建起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质量人才输出筑牢根基。

  2. 学院特色

    1.专业实力强劲学院现有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智能感知工程 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已进入工程认证专家进校考查环节。

    2.科研平台优越学院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以及3个人工智能领域省级科研平台,覆盖智慧政务、智能网联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等重要领域,为科研创新和学生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产教融合领航学院

    ▼湖北省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科研成果丰硕建院以来,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军工研究项目暨国家级项目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重点项目5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牵头制定并颁布实施4项国际电信标准,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科研与学术氛围浓厚。

    4.学生成果优异近三年,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累计获奖百余项,其中国奖二十余项,在“挑战杯”“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同时,学生科研成果丰硕,取得SCI论文、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百余项。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三)

    ▼ 学生获奖证书(部分)

  3. 学院师资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师多毕业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10余名青年教师师从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学术功底深厚。此外,近10名青年教师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亚历桑那州立大学、北得克萨斯州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学术视野前沿。学院还聘请20多位头部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行业经验丰富。

  4. 校企合作

    学院与华为、阿里、百度、金山集团等众多头部企业合作密切。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将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学院依托企业建立多个实习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同时,双方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就业、创业机会。

    ▼湖北大学—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

    ▼湖北大学-百度校企合作

  5. 专业设置

    1.人工智能专业(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思维、以及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建模能力,掌握大型人工智能系统研发技术,具备解决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够综合考虑法律、安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毕业生能从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系统开发、技术应用,以及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成为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潜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工智能导论、最优化方法、知识表示与处理、机器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字信号处理、智能控制、智能人机交互、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等。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具备在电子技术、智能化信息处理、计算机与通信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领域中从事电子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技术推广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与电磁波、ARM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

    3.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处理和通信网络与交换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管理等能够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卓越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随机信号分析、通信网络基础、现代通信系统仿真与实践。

    4.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积极适应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及湖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养、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智能感知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光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及北斗等智能感知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制造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卓越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感知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视觉、精密机械设计基础、人工智能基础、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湖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热忱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在这里开启精彩学术之旅,书写辉煌未来篇章!

 

 

 

 

上一条:公共管理学院

下一条:师范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