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

全部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全部学院 - 正文

体育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10-16    审核: 点击:  

电话:027-88661123

【学院概况】

学院师资队伍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 1168人,其中本科生881人,硕士研究生287人。现有教职员工 87名,其中专职教师 76 名,教授 11 ,副教授 32人博士20人,博士生导师 6人、硕士生导师 28 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1,体育经纪人国家级培训师1,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1人,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副理事长(副主席)以上社会兼职19人,国际级裁判员 6 、国家级裁判员 11

学院学科基础宽厚专业特色鲜明。学院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和公共体育课部5个系部和体育理论、民族传统、时尚运动等8个教研室,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4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围绕学科优势和区域特色,大力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已建成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大学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动作控制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全国综合性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试点单位等 15 个研究中心基地平台。

学院课程建设成果突出,科学研究氛围浓厚。学院现已建成《运动与健康》《运动解剖学》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体育概论 4 门省级金近年来,学院教师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 19 项,省部级课题 37 课题总经费 1800 余万元。近五年,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达 100 余篇,并获得多项省部级教科研奖项;牵头主编各类教材 10 余部,包括国家统编教材《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公共关系》《体育市场调查与分析》《健身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及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等。

学院着力培养体育师资和各类体育人才,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学院先后承办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国家级校园足球骨干教师培训、第六届社会体育国际论坛首届全国休闲体育学术大会、国家人力资源部的全国硕士生导师培训国家一流专业论坛等有重要影响的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学院注重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建立了本科“3+2”、研究生“1+1”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先后输送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前往美国交流学习,推荐4名学生赴美国、英国、巴西等国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2020年起,学院独家承担起湖北省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工作。同时,学院教师结合自身研究特长和区域发展需要,相继牵头起草了湖北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湖北省体育组织“十四五”规划、青少体育“十四五”规划、群众体育“十四五”规划、《武汉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学院竞技体育优势突出,学生专业素养强。学院建有足球、篮球、排球、舞龙舞狮、田径、武术、攀岩、啦啦操乒乓球等运动队并摸索出科研团队与高水平运动队共融共建、互促互荣教学科研管理模式。以运动训练支撑科研项目,再用研究成果指导运动员训练、竞赛。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五人制足球队先后 21 次问鼎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全国冠军,并 6 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为国家队输送的足球运动员 130 余人次;龙狮团获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先后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哥伦比亚等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并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田径队作为传统强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金牌近 20 枚,一举打破了男子 400 米接力记录和全国学生运动会 200 米记录。

学院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本科招生中除体育教育专业外,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三个专业采用体育学大类招生,实施“1+3”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首先接受一年的通识教育培养,大二进行专业分流,开始为期三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狠抓教学质量提升,基层党团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优势项目运动队团支部先后获评团中央“活力团支部”和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优势项目运动队党支部获评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本科生近三年就业率稳居学校前列,升学率保持在20%左右,自主创业氛围浓厚,涌现出了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全省创业之星等大批学生典型。

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专业技能“一主一辅,多项拓展”;实践能力“同课异构、创新发展”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竞技赛事以及社会体育教育等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素养,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卓越体育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以及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包括主项(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艺术体操、健美操、体操、羽毛球副项(除主项项目外还设有体育舞蹈、网球、乒乓球等)。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围绕“知识与运动技能扎实、指导与管理能力优秀、创新与创业水平提升”的目标,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成绩斐然,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获批体育产业国家级课题10余项,拥有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基地等平台11个。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有丰厚体育学科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较高行业社会认可度,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能胜任社会体育工作指导与管理、群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健身健美运动指导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网球、棒垒球、壁球、乒乓球、网球、增肌减脂与塑形训练、动态拉伸与抗阻训练、私人教练、体适能理论与实践、有氧、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社会体育导论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公共关系、体育市场营销、社会体育管理学、体育消费行为心理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与职业设计、体育经纪人、学校体育学、体育服务标准化、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等。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以体育学和医学有机融合为学科基础,以掌握运动技术和康复技术为实践性目标,强调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培养目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胜任运动能力促进、运动处方制定、运动损伤防护与治疗、大众运动健康指导、评价与咨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中西医学基础、针灸理疗与按摩慢性疾病运动康复、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动作结构与力量训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运动机能生理生化测试等

休闲体育专业(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拥有省级研究平台实力支撑,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成果丰硕,深耕休闲运动技能指导和健康养生康复管理相结合领域的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对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和休闲时代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特色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能胜任休闲体育运动技能指导、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组织、休闲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休闲健康保健与养生康复指导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市场营销、户外运动基础、趣味运动创编与组织、体验式教育、体适能理论与实践、休闲运动项目策划与设计、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攀岩、攀树、水上运动、青少年户外营地教育、野外生存训练等。

上一条:化学化工学院

下一条: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