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

学部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学部学院 - 正文

计算机学院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6-20    审核: 点击:  


招生咨询QQ群


电话:027-88665505

网站:http://cs.hubu.edu.cn

一、学院简介

湖北大学计算机教育与科研历史可追溯到1984年建立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13年9月,在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和原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基础上,重新组建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底,学院更名为计算机学院。

学院现设2系1部2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公共课部、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验中心)。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6人,45名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学院设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类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600人。学院科研教学专业实验室面积6500平米,各类实验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建有1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湖北大学-贵州税务研究生工作站)、2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学院“湖北大学—贵州税务”研究生工作站党支部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并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学院注重营造文明、健康和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近几年,学院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本科生就业率在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学院毕业生就业薪资水平位居学校前列,就业前景良好,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青睐。

IT文化节


湖北大学-贵州税务研究生工作站党支部

学院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大数据智能分析与行业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软件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政务与人工智能应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绩效评价信息管理研究中心)、3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平台、2个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校外科研机构、4个校内科研机构(湖北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湖北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究院、湖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开源生态创新与数智治理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近五年累计完成科研经费近1.53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66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8700余万元;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9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牵头制定并颁布实施国际电信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30余篇,其中SCI论文和中文重要核心期刊论文36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5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生态圈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智能感知装备与认知计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方向,分别建设有省级科研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

荣誉证书

二、专业简介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与计算机领域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行业系统研发技术,具备解决计算机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大型软硬件系统、智能应用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部署运维和管理等工作的卓越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10余门核心课程,还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二)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科学基本理论、软件工程基础及应用知识,适应现代软件技术发展,能够在软件研发、智慧政务等领域从事复杂软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部署与维护、大数据应用与开发等工作的卓越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核心课程,还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


(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展示能力,能够从事大数据研究、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或系统开发等工作,能够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新产品和新业务,推动大数据在相关行业应用创新的卓越应用型数据科学人才。


主要课程: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可视化技术、机器学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Spark大数据分析、Flink数据流处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大数据综合课程设计等。





上一条:师范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

下一条: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